《人民日报》点赞福州山水城治理路径-简讯
2023-02-01 07:54:10 福州晚报

30日出版的《人民日报》以《城在山水中 人享山水乐》为题,点赞福州坚持治山、治水、治城一体推进,逐步探索出山水城综合治理的有效路径。

西湖公园美景如画。

创新治水模式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带来幸福水岸生活

报道点击:吃完早饭,背上相机,福建省福州市市民黄学鼎从家出发,过条马路,来到白马河公园。早上7点,公园里唱歌、锻炼的人不少。沿河两岸,榕树郁郁葱葱,河水波光粼粼,黄学鼎沿步道慢走,不时举起相机定格美景……

福州实践:2016年,福州创新治水模式,启动新一轮水系综合治理,让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常驻河网,为市民带来幸福水岸生活。

这背后,离不开福州在水系综合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三点:

用“集中力量”办“生态大事”。全市下好“一盘棋”,“市主导、区保障、部门统筹、国企挑重担”,加上在全省率先组建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,高效指挥、上下联动,实现“把水引进来、把水留下来、让水多起来、让水动起来、让水清起来”的目标。

按“水陆统筹”来“全域治理”。根据“症状在水中、根源在岸上、核心是管网”的原则,福州采取“链式治理”,将内涝、黑臭、污染源及周边环境同步考虑,让美丽水色走入寻常百姓家。

依“目标导向”守“长制久清”。根据项目工作法,7个水系治理PPP包统一“清单式”管理、“卷地毯”推进,5000多个治理项目、18个部门同步攻坚,每条河道全过程质量管控,加上“政府+企业”双河长制、水系巡查队的全生命周期管护,让治水、护水久久为功。

还山于民

乌山展现新风貌

报道点击:白马河公园东侧,穿过一条马路,就是乌山。过去,乌山较少对市民开放,几十栋建筑遮盖了山体原本风貌……2020年,福州市委、市政府启动乌山历史风貌区保护修复提升二期工程,对乌山进行改造,还绿于山、还山于民……2022年春节前夕,经过整治的乌山重新对外开放……

福州实践:乌山是福州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。福州着眼于为城市留住珍贵历史记忆、为市民添休闲好去处,在乌山打造景点更丰富、山体更显绿、配套设施更完善、自然与人文相统一的生态休闲空间。

此次保护修复重点打造双骖园、半岭园、通德园、西园、罗浮岭、石天、天皇岭景区7个景观单元,保留修缮24处历史景源和历史建筑,重现摩崖题刻26处,修复5座传统青砖瓦房建筑,新建5座配套服务设施和5座亭廊台阁,更好地展示了名山风貌。同时,形成有10个主次出入口、总长6.8公里的环形游赏园路系统。还山于民,让乌山古韵更足、福气更浓。

在修复过程中,建设者打通了位于乌山北坡的人防通道,让乌山和黎明湖公园串联,市民可在这里“看山望水忆乡愁”,赏福州好山好水,品“闽都”历史文化底蕴。

生态效益显现

市民乐享山水之福

报道点击:如今在福州,像“白马河—乌山”这样的山水连接体越来越多。一条125公里的“福道”,又将这些分散的山水连接体串起,连同一处处街头绿地、小公园,共同构成一幅“城在山水中,人享山水乐”的美好画卷。

2020年,福州市启动“两江四岸”环境全方位系统提升工作,在方案中明确了城市水体治理、山体修复、绿化提升、夜景照明、设施完善、慢道贯通等工作,一体推进山水城市建设。如今,福州的山水城治理探索越发成熟。

福州实践:近年来,福州市委、市政府着力画好“山水画”。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,福州空气质量首次蝉联全国第五,在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三。清新福地,城市山水风貌持续释放生态效益,市民乐享山水之福。

福州从2022年元旦起开通多条内河旅游线路,今年春节前夕和正月初一,福州内河游分别亮相央视新闻频道和《新闻联播》。

围绕山水城市建设,近年来福州持续推进“两江四岸”环境品质提升。其中,“闽江之心”已成为新晋城市地标,苍霞、烟台山对渡航线通航之后受到市民热捧。今年春节假期,福州“闽江游”游客接待量约1.8万人次,同比增长5倍多。(记者 李锦清/文 陈暖/摄)

相关新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