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布被擒后,曹操为何下令先将其勒死再砍头呢?其实原因很简单
2023-07-09 15:00:50 中华网热点新闻

吕布被擒后,曹操为何下令先将其勒死再砍头呢?其实原因很简单


(相关资料图)

引言:

宁我负天下人,毋天下人负我--曹操

说起这句话,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,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,曹魏政权的建立者曹操之口,而且,能够从这句话看出,曹操应该算是一个疑心病较重的"患者",不过,曹操善于运用人才,并且喜欢招纳贤士,进而才一步步独揽政权,成为曹魏政权创建者,那么问题来历,既然曹操喜欢人才,为何早前吕布被擒之后,还要斩杀呢?而又为何先将其勒死再砍头,这么做不是多此一举吗?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

喜欢招纳贤人的一代枭雄:

说道曹操称帝,后世人对其褒贬不一,毕竟作为臣子曹操竟然"挟天子以令诸侯",这样的举动,无疑是背负不忠不义的骂名,因此,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就是"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",不过呢,就是这样一位"小人",依旧有很多猛将誓死追随,文有郭嘉、武有夏侯惇等人物,那么这些人为何愿意跟随曹操

当然了,一方面曹操当时高举"大义"旗帜广纳贤人,在当时的朝代,许多人认为这样跟随曹操是为了匡扶汉室,对此吸引了很多人,第二点,曹操不拘小节,只要是有才能的人,曹操都会接纳,而且曹操用人疑,疑人也用,只要他自己认定了就会大胆使用,放心使用,对此跟随这样的君主,必然会有很大发展空间,值得一说的是,曹操为了吸引能人,进而颁布了三道"求贤令",而这三道令算是让不少基层的小人物翻身了

喜欢能人为何擒杀吕布:

值得一说的是,在三国演义当中,有许多关于武将流传千古的佳话,譬如"吕布戏貂蝉",而吕布除了对貂蝉深情,感动后世之外,对于吕布的才能也是令不少人佩服,所谓"人中吕布、马中赤兔"这句话完全衬托出吕布的勇猛,而且在民间艺术形象中,吕布一直被后世人认定为三国中排名第一的猛将,无人能够匹敌,那么就是这样的武将,为何惜才的曹操最后要擒杀吕布呢?

其实原因有两点,一方面曹操出兵是代表汉室,围剿吕布意思就是"剿灭汉贼",留一个汉贼在身边,势必将会令人议论,而另外一点原因,便是吕布的人品,我们都知道,在资料中曾有记载,张飞曾称吕布为"三姓家奴",最先跟着丁原干,然后跟着董卓干。董卓倒了以后他又准备投靠袁术,而且投奔袁术之后,将目标直指曹军,对此,这样的人及时勇猛,留在身边必然是养虎为患的,索性除之后快,那么问题又出现了,根据史料记载,当时吕布被曹军捕获之后,曹操没有立即执行斩首,而是下令先勒死再斩首,对于这一多余的举动,曹操意欲何为?

原因很简单,虽然吕布非常勇猛无双,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"不忠",在当时三分天下的时候,魏蜀吴都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既想得到吕布,又想斩杀吕布,而曹操虽然广纳人才,但见不惯人"不忠",而且吕布投靠袁术直指曹营,导致曹操非常记恨吕布,先勒死吕布是,目的是解恨,斩首示众则是"名正言顺"的扛起"剿灭汉贼"的大旗,对此你们怎么看?

相关新闻: